重磅:天一天文社两篇学生论文被国际会议收录

天一天文社2篇论文被国际会议收录

        天一天文社黄宇轩、崔恒韬、沈均如、虞协青、曹克凡、王赞旭、冯凯彬、吴嘉毅、章一诺等同学及沈新荣老师共10位师生共同撰写Wuxi Night Sky Brightness Monitoring Network Construction Report和
Study on Night Sky Brightness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of Wuxi City两篇学术论文被2019年第四届国际光污染会议(理论、模型和测量)审核接受,将于会议期间进行汇报展示,并作为会议论文发表。

这是天一天文社开展光污染防治相关研究以来,继《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研究》(2015年论文发表),《星星都去哪了——城市夜空光度监测项目组在行动》(2016年论文发表)《基于生态理念的校园照明系统设计研究》(2017年论文发表)《基于无线技术以及物理模型的校园智能路灯排布设计探究》(2017年论文发表)之后,最新的研究成果。

感谢江苏省天一中学、宜兴市昆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哲勤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阴市青阳中学、无锡市山明中学、无锡市新区旺庄实验小学(排名不分先后)等单位对项目的大力支持。

瑞营2019简报

活动简报

7月13日-20日,由无锡市中小学天文联合会、天一地球科学社团集群、天一天文社、沈新荣“天文巡星工作室”、天一资优教育中心少二3班团支部联合举办的瑞德克里夫夏令营2019·蜀山之王在海螺沟地区顺利举行。

来自无锡地区多所中学的地球与空间科学爱好者围绕“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环境变化与植物演替”等多个课题,采用科学方法和专业设备进行了野外考察、数据收集和处理、论文撰写和海报展示,并在此过程中学习、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营员感受

(限于篇幅,仅节选几段)

 

(WJY)植物种类的变化主要是在上山的公路上感受到的。比如说前5分钟路边还是竹海,过了一会就没有了竹子,再一会看起来湿漉漉的藤蔓也没有了,只剩下阔叶林。一边往上,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占比一边平缓的变化,不知不觉,但稍不留神周围就不同了。上山之后 ,还可以看到我认为最震撼的变化,那就是草地和林地的交界线。中海拔看去,即使因为热量散失树林减少,也依然是缓慢的。但上了3600米,就像一条直线,哗的一下,一边树,一边草,完全互不侵犯 。 还有一个有趣的分层,是在我们小组研究苔藓和地衣分布时注意到的。在阴暗的情况下,这两物会长的比较好。对比不同海拔的树林,苔藓的数量变化不大,到3000米以上才顶不住寒冷开始萎缩。地衣就比较吃不消,海拔越高,就越一个劲的缩小自己分布面积和体积。到3000米就基本上消失了,留下一点躲在阴影里。山上山下森林里的的土壤温度其实差别不大,湿度下过雨也算平均,但就是3000米这个临界点的温度差了1度,让两种湿润区的大佬植物立即不爽。生命在大环境下还是比较脆弱的。

 

(WZL)每一个笔画,都是在泥地里写下;每一个数据,都是亲手测量而得。科研人员考察之辛苦,今日才深有体会。在海螺沟,把理论变成实践。焚风效应是懂得的,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植被越稀少,那也是人人皆知。但你怎知道?你亲眼看过?你亲手做过调查?这一趟,我便亲眼去看,亲手去调查。上路时,调查便开始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不必说,海拔一路升高。老师吩咐我们观察车窗外的植被,看阔叶林逐渐变成针叶林的全过程。开始时,向窗外看,还常常可以看到农田。后来,路旁便基本是乔木了,长势颇为茂密。一路上去,只见乔木越来越矮,叶子越来越小,到后来,来到山上,几乎只有了草本植物,偶尔看到一两棵树,也是松啊柏啊,叶子不说如针,绝没有小儿手指粗确是真的。寻找缓坡,分配任务,划好样地,细细调查。你拍植物,她数棵数,我来记录,他测样地情况。一个数据也假不得。每一种植物,都要用软件拍了之后再进一步人工识别;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哪怕是估算,也要有凭有据。在大样地里圈一块小的,数了小样地里的优势其中棵数,再用一定的倍数乘上去。海报、表格,都是自己制作。从前看别人的学术论文,看到那一个一个的数据,一字一句的分析,尽数忽略了去,牢记心头的只是最后的结论。却不知,会说话的不是结论,而是数据。现在说来,也有些讽刺。有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比如说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要问我为什么,我还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便是缺少调查与实践了。终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ZYF)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习到了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可以给它制定计划,把大致的思路理清,弄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在研究的同时扩充内容,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但是必须要围绕研究的主题思路。在最后通过找到数据分析中的通性总结和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当然在这次旅行中还有其它收获,同学非常热情活泼。本身我们C组的同学只是两两的小团体,互相并不熟悉甚是都不认识,叫不出名字也认不出脸,但在组长组织的活动中大家熟悉了彼此,给后面的协作调查和海报制作带来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天开展调查的时候大家就没有了陌生感。并且我们组同学非常精益求精,相对对结论比较严苛。我们会为了一颗植株到底是什么认真讨论,从茎叶的颜色形状,到叶片的质感甚至我们会细细研究叶片正背面希望可以避免错误答案,使研究变得更加严谨。也就是老师所谓的最慢条斯理的组。其实在平常我是一个非常性急的人,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让自己变得慢下来了不少。

 

(HJH)峰高路险,寒冷的天气也让我们寸步难行。但曙光初现,主峰在烟雾缭绕中隐隐浮现,高雅圣洁,美得不可方物,也给予了我们信心。我们边考察边欣赏美景,把知识和美景同时铭刻于心。海螺沟冰川退缩后,退缩区域经过3年的裸露和地形变化,第4年开始有种子植物入侵,先锋植物主要包括马河山黄氏和柳叶菜等固氮草木植被。演替初期由于土壤肥力贫瘠,先锋植物生长状况相对较差,而伴随着固氮植物黄氏数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得以不断改善,川滇柳与冬瓜杨幼苗开始增加,且不断有沙棘进入群落,先锋植物经过15年的演替过程才能形成相对密闭的植物群落。之后,冬瓜杨的生长明显加快,生态位不断扩展,种内种间竞争加剧,种群内自疏和它疏作用增强,不断有川滇柳和沙棘死亡,此时林内生境有利于粗皮桦、峨眉冷杉和麦吊云杉的进入。随后一段时期,冬瓜杨高和茎生长保持较高水平,群落内白疏作用进一步显现, 不断有林木死亡,存留丁林内乔木层川滇柳和沙棘的生长速度逐步放缓,开始演变为哀退种群,林下针叶树种的净初级生产力稳步提高,逐渐进入主林层,冬瓜杨亦遂步退出群落,最后形成以峨眉冷杉和麦吊云杉为优势种的云冷杉林,经过120多年不断演替,最终达到与当地气候特征和土壤类型相适应的顶级群落状态。

 

(HKC)再来就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红石公园之行。当我行走于期间的时候,真是对古人抱以极大的同情,他们尚且没有这样坚韧的写,恐怕到处都是这般崎岖难行的路,又没什么代步工具,还动不动就要来个远行。也难怪会有那么多人死在旅途之中了。有时从沙坡上滚下,或是想蜘蛛侠一般在巨石滩上攀爬着前进的时候,有觉得自己像个冒险家,便想到了徐霞客。一个在古时候游遍大江南北,上得青山的人。我想,他心中定是有这远远超乎常人的,对于游四方的渴望,才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还坚定得前行。红石一行,实在是令我受益匪浅,那是我从未经历过的,行走于真正意义上的荒野崎岖之地。自以为是的吹嘘着点亮了攀岩技能,当然攀岩还是不会的,但至少以后再遇见这样的地方,我有信心能够走过去,越过去,哪怕是滚过去。人生又何其的相似呢。也许,徐霞客也是在通过征服脚下的路,以此来证明自己,以此来体悟人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