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雅思学校赴天一天文社公益讲座

1

2

2015年9月29日下午,小雨淅沥,无锡环球雅思学校范老师和张老师应邀赴天一天文社做了一场精彩的公益讲座。

讲座开始前,范老师向每一位社员赠送了相关学习材料。之后,由张老师为大家就托福、新SAT相关的应试、备考等做具体的指导。张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托福考试的最新动态、题型和备考注意事项。其次,详细介绍了新SAT与老SAT的区别,最新变化,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题案例为大家展示了迎考准备的重点所在。比如,新SAT大大提高了对图表判读的要求,通过关联题的设计来考察与鉴定考生是否正确了解了阅读材料和题目的意思,对于基础数理公式的掌握程度要求等。

张老师的讲座旨在帮助高一的学生初识SAT,纠正自身错误的阅读方式,培养流畅且正确的阅读习惯,并帮助大家良好地衔接新老SAT,为未来的首战理清重点和思路。

本次讲座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就像一场全程高能无尿点的美式大片一样,大家都听的聚精会神,感觉收获颇丰。讲座过程中,不时有同学跟老师展开良性互动,或向老师提出困惑与问题。大家缠着老师询问着各种问题,完全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无锡环球雅思学校与天一天文社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曾多次为社团活动提供赞助。天文社也有不少同学同时是环球雅思的学员,并取得了托福、SAT的高分。此次,社团邀请环球雅思来校公益讲座,开启了社团文化拓展类活动的新形式。

 

9月29日下午16:40,江苏省天一中学AP班天文社的同学们在天文教室参加了一场讲座。本次讲座的主办方为环球雅思、托福教育——专门针对出国留学的教育机构。本次讲座是专门针对SAT考试的讲座,主题为SAT考试应式技巧。由于今年首次面临SAT新老交替,因此学校特地安排了此次讲座。整个讲座中,主要讲了SAT考试的表格数据分析、真题展示以及练习书本推荐。首先,我们了解到SAT的改革,由原本的2400分改为1600分,考试中数学也有了变化,考题题目不再是之前那简单的几句话,取而代之的则是长段的阅读理解。机构老师于是给我们放了几张关于老SAT数学真题的PPT,同学们各自都做了一下,发现老SAT果然十分的简单。随后老师又给我们放了新SAT数学模拟试题,题目比刚才都长了不少,条件不再像老SAT那样言简意赅,需要考生阅读后仔细推敲,才能聊解其中的规律,或是暗含的条件。可见新SAT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更大的要求,考生们应当对此更下苦功夫,以便适应新SAT的考试形式。

SAT考试阅读的题型也发现了变化,出现了一种更加变态的题型。具体来说,出题人给考生一篇文章的某一段,之后有几小题。其中一道题是关于主旨的概述,紧接着一题是要求考生找出上一题自己的结论在文中的依据,并划出。这无疑让考生面临由于错了上一题导致连环错误的可能性。因此,考生对于此种题型应当加紧训练。

老师还推荐了几本参考书,以便同学们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适当做一些练习,提升自己。

整场讲座同学们都听得聚精会神,积极的发言,踊跃的提问。讲座后同学们都感觉受益匪浅,许多同学更是做了笔记。

感谢学校、老师安排此次讲座,希望以后学校能提供更多机会使学生接触此类讲座。

 

 

刘子喻 沈新荣

夜空亮度

夜间的天空正逐渐地变亮。随着文明社会的兴起,城市和道路引入越来越多的灯光。为了照明、美化夜间城市效果,大量采用的装饰灯、泛光照明和广告牌,这不仅照亮了地面和周围环境,而且很大一部分光线射向天空。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的空气污染,植被的减少造成的风沙和悬浮颗粒,也使得大气的透明程度恶化。空气中的烟尘和微粒经过灯光的照射会形成散射,就造成天空发亮。当然,除了人类的活动影响以外,自然现象也一样会造成夜间天空发亮,例如也月亮是很强的一个光害,雾气和薄云也都会使大气不透明。
谈到夜间天空的亮度,自然要涉及亮度的概念。这个概念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亮度相似,但有区别。因此,我们从光度学意义上的亮度谈起。
一、什么是亮度
1、光度学对亮度的定义
说到亮度概念,我们都很熟悉,但严格说来,“亮度”一词又可以有好几种解释方法。常用的表示天体亮度为多少等的说法,实际上是光度的概念,英文成为Magnitude,简称M,而这里讲的光度学意义上的亮度,英文为Brightness或Luminance,简称B。
定义:单位光源面积在法线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光流,称为亮度,单位为尼特(nt)。
2、亮度的具体解释
这个定义太抽象了,需要具体解释一下。通俗的讲,亮度是表明一个物体表面的明亮程度的,不仅可以表示主动发光的(如太阳表面、日光灯表面),也可以表示不发光而通过反射而发亮的物体(如月亮、书本)。观察表面时,要垂直观测(法线方向),以便得到最大的亮度。
那么,1尼特到底是多亮呢?首先,先说一下光通量的概念。光通量是单位时间光量或光功率的概念,也叫发光通量,单位流明(lm)。光通量与功率有转换关系,1瓦的功率如果全部转换为人眼最敏感的波长为555nm的光,为683流明;全部转换为波长为650nm的红光,为73流明。如果转换成色温为6000度的可见光太阳光谱,大概300lm/瓦。实际上,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大约只有9流明/瓦,日光灯大约35流明/瓦。
若1流明的光,均匀照射到1平方米的面积的物体上,这物体得到的光照度就是1勒克司(lx);平常我们要正常工作,光照度应该要100 勒克司,做精细的活时(如修表),要300 勒克司以上,家用CCD最灵敏的,单色有0.01勒克司的,彩色一般1勒克司左右。关于在什么场合需要多大的光照度,有国家标准可遵循。光照度可以用光照度表来测量。在我自己的房间里,40W日光灯,桌子(距离2m)上的光照度经测量为95 勒克司。
若一个白色物体,接受1勒克司光照度的光以后,可以把所有的光按照正常规律都理想的漫反射出去,那么,这物体的亮度就是1/π = 0.3尼特(nt)。如果物体颜色比较深,例如只反射20%的光,其余80%被吸收了,那么,亮度只有0.06 nt。所谓“按照正常规律”,是指被照物体表面在各方向上光亮度相同的那种漫反射,比如纸张等表面不光滑的大多数物体。这样算下来,距离40W日光灯2米处的白纸(反射系数大约为75%),其亮度大约为24 nt。
3、三个误区:
A. 点光源的亮度是非常高的
点光源是没有亮度概念的。亮度是对于有面积的物体的表面而言的。如果真的要了解遥远恒星的(表面)亮度,需要放大到足够大,看起来已经有面积,才能测量其亮度。
B. 口径大的望远镜,可以把暗弱的星云看得更亮
如果望远镜的口径和倍数比较小,增大口径后,会使得星云更亮一些,这就使人误解,只要望远镜的口径足够大,可以把星云看成非常亮。事实上,任何物体的表面亮度,使用任何光学仪器来观测,都只会减低视在亮度,最多相等,而不能增加亮度的,这是一个光学推论。因此,无论用多么大口径的望远镜(比如10米、100米口径),只要不利用放大积累原理(例如,CCD采集后用屏幕显示),那么,看到的任何有面积的物体,都不会在亮度上增加,其效果就像走近观察一样。相反,如果光学器件不理想(如反射率透射率不是100%),则亮度要成比例降低。
C. 好的望远镜可以看到照片上的星云颜色
星云是有颜色的,尤其是利用三色滤光镜用CCD拍摄的星云照片,非常接近于本来的色彩。然而,在望远镜里直接观测却只能看到淡绿色。这并非望远镜偏色,也不是望远镜的光力不够,而是星云都比较暗。一般星云表面亮度都在0.01尼特以下,而人眼在0.1尼特的亮度下已经基本失去亮度感觉。
二、常见的物体的亮度
那么,常见的物体有多亮呢?这里给出一些参考值,单位为尼特。
太阳表面 1500000000
日光下的白纸 24000
蜡烛的火焰 5000
满月月亮表面 3000
白天晴朗的天空 2000
办公室桌上白纸 100
人眼分辨颜色下限 0.1
月光下的白纸 0.05
M42的中心部分 约0.02
马头星云附近 约0.0001
三、用摄影术语表示亮度

1、曝光量和胶卷速度
相机在f/1.0光圈,曝光1秒,称为曝光指数EV=0。正常曝光时EV值越大,物体越亮。知道了EV值、胶片感光度S,就可以计算出物体亮度:B=2^EV×K/S。其中K=12.5,符号“^”表示乘方的意思。如果S=ISO100,则可以简化为B=0.125×2^EV。换句话说,在底片为100度的情况下,f/1.0镜头曝光1秒而曝光正常的物体亮度为0.125尼特。
2、快门与光圈的组合
知道了光圈和快门组合,EV值很容易推算出来。例如光圈f8、快门1/125秒,则光圈小了6档、速度快了8挡,因此EV值为6+8=14。

四、如何测量或得到物体的亮度

1、专门的测光表来完成
专业的测光表,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亮度。这当然最准确,但业余条件下难于实现。
2、用相机
如果有具备点测功能的相机,就可以用来测量亮度,比较容易实现,但精度并不很高,误差1/2挡(即30~40%),专业相机误差1/3挡(即20~25%)。我利用F80D相机,装上200mm/2.8的镜头,把胶片速度打到ISO6400(为了尽可能灵敏),测量了天空的亮度值(事先经过线形化和最高灵敏度的校准,用LED)。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相机的测光有个适用范围,对于点测功能,检测范围要更窄一些,例如对于F80D相机,为EV3~EV21,对应亮度为0.015~4096尼特(使用ISO6400,f2.8镜头,打到快门优先30″,以便提高灵敏度)。有关F80D的弱光测量下限,参见网上的文章:
3、通过照度表来测量
照度表很普通,价格相对也便宜,读数单位为勒克司。知道了某处的照度E,则该处漫反射率为ρ的物体,其亮度即为B = 1/π×ρ×E ≈ 0.31×ρ×E。
4、摄影测光表
照相用测光表有两种模式。在“入射测光”模式下,主要用于非发光的可以够得着的物体,把ISO设成100,得到EV值(精度一般为0.1EV即7%),此时可以换算成照度 E=2.5×2^EV,再利用上述公式得到物体的亮度。在“反射测光” 模式下,也可以测得EV值,直接计算亮度为B = 0.125×2^EV。这种方法更简单,但不是所有的测光表都支持。另外一些高档的测光表,例如世光L-608C,可以直接测量亮度尼特值。
5、通过照片的底片密度来推算
见下第六节。对于比较暗的物体,尤其是夜空的亮度测量,也见第六节。

五、什么是夜间天空亮度

夜间天空发亮是天文观测的大敌,因此称为光害。不同的地点,由于灯光的强弱、海拔高度等因素的不同,光害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在同一个地点,在不同的时间、面向不同的天空,由于大气的含水量、含尘量的不同,其亮度也是不同的。为了能够尽量减少变数,一般规定测量/观察时间是晚间12时(或以后)的天空亮度,这时大部分人的活动开始减少,建筑物的泛光照明已经停止。另外,天空的亮度应该是指天顶的亮度。讨论夜间天空亮度的意义,在于给出定量分析,了解各种情况下的天空亮度值,便于进行各种不同场合下的天文观测或天体拍摄。
夜间天空的亮度用什么去衡量呢?既然是亮度,就需要用亮度单位来衡量,因此要用到尼特。但尼特单位太大,因此常用微尼特来描述。1尼特为100万微尼特。另外,在天文台经常用每平方角秒的天空相当与多少等来表示,例如,对于光波的V波段(即0.55微米光波长,是人眼最敏感的黄绿色),几个天文台址的天空亮度为(单位即为mag / arcsec-2):
中国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04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在智利):21.8
加拿大法国夏威夷天文台(CFHT):21.1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497页,没有光害的情况下天空也发光,称为夜天光,其的40%来自高层大气的化学作用。另外,夜天背景的亮度为每平方角秒21.6等,相当于252微尼特。

六、如何度量夜间天空的亮度

度量夜间天空的亮度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目视极限星等法。也就是说,通过肉眼能够看得到的最暗的星等来估算。这一般通过在特定的天区数其中能够看到的恒星的数目,通过查表来确定。具体的方法来自IMO网站,笔者后来经过自己本地化与汉化,做成“极限星等星区寻找计算器”,放在此处供大家下载:
http://lymex.vip.sina.com/astro/lmc.zip
这样得到的极限星等,是一个综合指标,不仅与光害有关,而且与大气的透明程度、天区的位置等因素有关。这种方法,简便且非常实用,直接反映能够看到的最暗星等,与目视观测能够非常好的配合,不受器材限制,速度比较快,是最容易采用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1、为观测者主观决定,因此,不同的人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2、得到的不是天顶附近的极限星等,因为计数区域很可能不在天顶;
3、区分不出极限星等不高的原因,是光害的影响还是大气透明度的影响;
4、对于非常好的观测条件,不能判别。人眼在判别接近极限星等6.0时,已经成非线性。换句话说,如果观测条件比极限星等为6.0再好6倍,很可能得到的结果是6.5等而不是外推出来的8.0等的极限星等。
第二种方法,是照相法。用比较灵敏的底片,也可以使用自己最常用的底片,常用的但比较大的光圈,对准天顶进行一定时间的曝光,然后冲洗出来检查底片的密度。通过测量底片密度,从底片的密度曲线可以查出曝光值H(单位是勒克司-秒),因此可得到底片当时的照度(lx),再根据镜头的光圈,就可以推算出物体的亮度。例如,拍摄一个星云,用ISO400底片和f/2.8的镜头曝光t = 600秒钟,假设底片的星云部分透光率为10%,则密度为1.0(密度=log(1/透光率)),查该底片的曝光特性,此时底片的曝光值H的对数为-1.85,即H=0.014l勒克司-秒,因此底片照度为E = H / t = 0.014 / 600 = 2.3×10-5,再根据上面照度公式,得到该星云的亮度值为B = 1.27 × E × F^2 = 1.27 × 2.3×10-5 × 2.8 ×2.8 = 2.3×10-4尼特 = 230微尼特。其中,F为焦比,为相对光圈的倒数。要注意,这种方法测量亮度,要受底片倒易率失效的影响,不同的底片,特性也不同,一般要把所求的亮度增大2~10倍。
应该看到,尽管这种方法与摄影密切相关,但也有一些缺陷:
1、测量时间长;
2、对观测不太准确(底片对弱光的长时间曝光的倒易率失效问题);
3、不同的胶片对结果影响很大。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各种仪器来测量。例如,用高灵敏度的CCD测量、用光电倍增器测量。我自己曾经利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静电级运算放大器LMC6001制作了一个微弱电流放大器,可以检测低至0.1pA的电流(即10-13A),把经过筛选的光电二极管悬空接上,可以测量低至0.02毫勒克司的照度,或者,接一个镜头,就可以检测出大约100微尼特的物体亮度,这已经超出了人眼的感觉下限(大约为30微尼特)。

七、夜间天空的亮度全图

根据美国的DMSP彗星多年测量的结果,光害科学技术研究院发表了夜间天空亮度全图,见http://www.lightpollution.it/worldatlas/pages/fig1.htm
该地址具有全世界的分区或整体的非常详尽的用色彩表示天空亮度的电子地图。根据他们的计算,以天空平均亮度252微尼特(相当于每平方角秒21.6等)为基准,把天空分成8个区域,分别是(括号后的污染程度是我自己加的):
1、黑色区域,没有任何光污染,相当于基准值的1%以下;
2、灰色区域,天顶附近没有污染,但天边有部分污染,甚至危机天顶,相当于基准值的1%-11%;
3、蓝色区域,相当于基准值的11%~33%(微污染);
4、绿色区域,相当于基准值的33%~100%(轻度污染);
5、黄色区域,相当于基准值的100%~300%(轻中度污染);
6、橙色区域,相当于标准值的300%~900%(中度污染);
7、红色区域,相当于标准值的900%~2700%(中高度污染);
8、白色区域,相当于标准值的2700%以上(高度污染)。
注意,引用这结果是有条件的:
1、在海平面高度。如果海拔比较高,则相同条件下天空亮度变得比较低,更适合观测。
2、向天顶方向。
3、测量的是光的V波段。
4、大气悬浮物通透系数为1(相当于天顶天体亮度损失0.33等、水平可视距离26千米)。如果大气不通透,则不仅天体亮度损失增大,而且天空亮度显著增加。
从图上可以看出,距离大城市15公里之内,是没有很好的观测条件的。要想达到比较好的条件(进入蓝色区域),一般要距离25公里以上,而要进入天顶无光害的灰色区域,应该走出50公里以上。

八、如何寻找低亮度的天区

1、高山地区
一定的海拔高度,不仅灯光少,更主要的是空气稀薄、悬浮颗粒少,因此星等损失小,因为此点是选择观测地点的最重要的因素。
2、人口稀少的地区
这样,灯光就少,伴随人类活动的粉尘烟雾也相对少。
3、干燥地区
空气干燥则扰动变小,视宁度就高,有利于高分辨力的观测

九、应用实例

我们可能不具备良好的观测条件,但很多观测并非所有的条件都具备才能进行。根据不同的观测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应用进行妥协。
1、观测月亮、木星等大行星
只要求天气晴朗,视宁度好即可,对光害要求不高。这是因为,太阳系的天体都很亮,远大于大气的光害亮度,因此,灯光的影响并不很重要,只要不是在强灯光周围即可以进行观测或拍摄。
2、观测恒星、双星
同样,亮恒星的观测对环境并不太敏感。
3、流星目视观测
最好找光害少的地方,否则暗流星的观测将受影响。
4、彗星观测
大彗星在城市里面就可以看到,小型目视彗星就应该走的远一点。即便是明亮彗星,暗处观察也比城市内观测壮观得多,可以看到更长的彗尾和更细的结构。
5、拍摄星云、银河、彗星
拍摄对光害要求最为苛刻。尤其是拍摄暗弱天体,需要长时间露光,有时需要高敏感度的胶卷和CCD,如果有光害,则被摄物体将被淹没,无法拍摄下来。即使勉强拍摄下来,也将失去暗部细节和通透感。

 

波特尔黑暗天空分类法

John E. Bortle 文 Shea 译
波特尔黑暗天空分类法  你的夜空有多黑?对这一问题的精确回答有助于对观测场地进行比较。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确定在这个观测地你的眼睛、望远镜或者照相机是否能达到它的理论极限。而且,当你记录一些天体的边缘细节时,例如,一条极长的彗尾、一片暗弱的极光或者星系中难以察觉的细节,你需要精确的标准来对天空状况进行评定。

[图片说明]:三角座中的三角星系(M33)是重要的黑暗天空“指示器”。一个已完全适应黑暗天空的观测者可以在4级以上的天空中看到用肉眼看到它。照片版权:Akira Fujii。

在互联网以及论坛中,我看到许多初学者(有时甚至是富有经验的观测者)的贴子,它们想知道如何对它们的天空质量进行评定。不幸的是,现今绝大多数的星空观测者从没有在真正黑暗的天空环境中观测过,因此他们缺乏一个参考框架来对当地的观测条件进行评价。许多人声称在“很暗”的观测地进行观测,但从他们的描述中我可以清楚的发现,他们所描述的天空仅只能算是一般的“暗”而已。现今大多数的观测者无法在合理的驾驶里程之内找到一个真正黑暗的观测地。因此,一旦能找到一个用肉眼就能看到6.0至6.3等恒星的半乡村地点,他们就认为已找到一个观测的极乐世界了!

30年前,从市中心驾车一小时就能找到一片真正黑暗的天空。而现在你通常则需要开上250公里或更多。在我的观测生涯中,我目睹了日渐严重的光污染一点点蚕食我们的星空。许多年前,在美国的东北部这片高度城市化的土地上,我曾见过近似纯美的天空。可是现在已不太可能了。

极限星等是不够的

业余天文学家通常使用肉眼所能见的最暗恒星的星等来评定他们的天空。然而,肉眼极限星等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标准。它过于依赖个人的视觉能力,以及观测时间和对观测暗弱天体的能力。一个人眼中“5.5等的天空”在另一个人眼中可能是“6.3等的天空”。此外,深空天体观测者需要对恒星和非恒星天体的能见度进行评价。光污染会对弥散天体的观测造成影响,例如彗星、星云和遥远的星系。

为帮助观测者评定一个观测地的黑暗程度,我建立了一套含有9个等级的分类法。它基于我近50年的观测经验。可能它会使你感到有些惊讶,但我希望它对你会有所启示、有所帮助。如果它能被广泛的使用,它就能提供一个比较观测地的统一标准。同样,对研究人员也会有帮助。总之,我希望它能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

评定你的天空

第1级:完全黑暗的天空。黄道光、黄道带以及对日照都能看到。黄道光达到醒目的程度,而且黄道带延伸到整个天空。甚至仅使用肉眼,三角座中的三角星系(M33)也是一个极为清晰的天体。天蝎座和人马座中的银河区域可以在地面上投下淡淡的影子。经过努力之后,肉眼的极限星等可以达到7.6至8.0等;天空中的木星或金星甚至会影响肉眼对黑暗的适应程度。气辉(一种一般出现在地平线上15°的天然辉光)也稳定可见。使用32厘米的望远镜,经过努力可以看到暗至17.5等的恒星,使用50厘米的望远镜在中等倍率下可以达到19等。如果你在由树木围绕的草地上观测,那你几乎无法看到你的望远镜、同伴和你的汽车。这里是观测者的天堂。

第2级:典型的真正黑暗观测地。沿着地平线气辉微弱可见。M33可以被很容易地看到。夏季银河具有丰富的细节,在普通的双筒镜中其最亮的部分看起来就像有着纹路的大理石。在黎明前或黄昏后的黄道光仍很明亮,可以投下暗弱的影子,与蓝白色的银河比较它呈现很明显的黄色。任何在天空中出现的云就好像是星空中的一个空洞。除非在星空的照耀下,你仅能模糊的看到你的望远镜和周围的事物。梅西叶天体中许多球状星团都是用肉眼就能直接看到的目标。肉眼的极限星等可达到7.1至7.5等,32厘米望远镜则可达到16至17等。

第3级:乡村的星空。在地平线方向有一些光污染的迹象。云在地平线处会被微微地照亮,但在头顶方向则是暗的。银河仍然富有结构,M4、M5、M15和M22等球状星团仍是肉眼明显可见的目标。M33也很容易被看到。黄道光在春季和秋季很明显,但它的颜色已难以辨别。距离你6到9米的望远镜已变得模糊。肉眼的极限星等可达到6.6至7.0等,32厘米反射望远镜则可达到16等。

第4级:乡村/郊区的过渡。在人口聚集区的方向光污染可见。黄道光较清晰,但延伸的范围很小。银河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缺少大部分的细节。M33已难以看到,只有在地平高度大于50°时才勉强可见。云在光污染的方向被轻度照亮,在头顶方向仍是暗的。你能在一距离内辨认出你的望远镜。肉眼的极限星等可达到6.1至6.5等,32厘米望远镜在中等放大倍率下可以达到15.5等。

波特尔黑暗天空分类法
[图片说明]:在乡村或者乡村/郊区的过渡地区看到的冬季星座。冬季银河虽然可见,但并不壮观。这样的星空按照许多人的标准已经算是很好了,但是在波特尔的分类中只能名列第四或者第五。经过尝试之后还能看到更暗弱的恒星。版权:John Bianchi。

第5级:郊区的天空。仅在春秋季节最好的晚上才能看到黄道光。银河非常的暗弱,在地平向方向不可见。光源在大部分方向都比较明显,在大部分天空,云比天空背景要亮。肉眼的极限星等为5.6至6.0等,32厘米反射望远镜则为14.5至15等。

第6级:明亮郊区的天空。甚至在最好的夜晚,黄道光也无法被看到。仅在天顶方向的银河才能看见。天空中的地平高度35°以下的范围都发出灰白的光。天空中的云在任何地方都比较亮。你可以毫不费力的看到桌上的目镜和一旁的望远镜。没有双筒镜M33已不可能看到,对于肉眼来说仙女星系(M31)也仅仅是比较清晰的目标。肉眼极限星等为5.5等,32厘米望远镜在中等放大倍率下可以看到暗至14.0至14.5等的恒星。

第7级:郊区/城市过渡。整个天空呈现模糊的灰白色。在各个方向强光源都很清晰。银河已完全不可见。蜂巢星团(M44)或M31肉眼勉强可见且不十分明显。云比较亮。甚至使用中等大小的望远镜,最亮的梅西叶天体仍显得苍白。在真正的尝试之后,肉眼极限星等为5.0等,32厘米反射望远镜勉强可以达到14.0等。

第8级:城市天空。天空发出白色、灰色或橙色的光,你能毫不困难的阅读报纸。M31和M44只有在最好的夜晚才能被有经验的观测者用肉眼看到。用中等大小的望远镜仅能找到最亮的梅西叶天体。一些熟悉的星座已无法辨认或是整个消失。在最佳情况下,肉眼极限星等为4.5等,32厘米反射望远镜则为13等。

波特尔黑暗天空分类法
[图片说明]:第8或者第9级的星空所能看到的星座。版权:John Bianchi。

第9级:市中心的天空。整个天空被照的通亮,甚至在天顶方向也是如此。许多熟悉的星座已无法看见,巨蟹座、双子座等暗弱的星座根本看不到。也许除了昴星团,肉眼看不到任何的梅西叶天体。只有月亮、行星和一些明亮的星团才能给观星者带来一些乐趣(如果能观测到的话)。肉眼极限星等为4.0等或更小。

《太阳黑子与地球环境响应研究》论文发表

QQ截图20150903204054

由天一天文社天文巡星·沈新荣工作室指导的,天一天文社国际分社、荣誉分社陈沁怡、程达、董乐天、张星瑜、何芝瑾、张心竹、赵聆羽、金睿等人撰写的《太阳黑子与地球环境响应研究》日前获期刊发表。

《太阳黑子与地球环境响应研究》以太阳黑子为对象,介绍了两种主要的黑子观测方法。通过历年黑子统计资料分析了黑子的活动周期,并通过将其与气温、降水量、地震等气象和地质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地球环境对太阳黑子活动的响应变化,以期了解两者间的相关性。

至此,天一天文社师生已在今年发表《活跃在锡城的学生天文社团》《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研究》《项目学习评价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置探究》《关于地震几个概念的阐释》《一种有趣但危险的天气现象—尘卷风》《太阳黑子与地球环境响应研究》等多篇论文。根据计划,下半年还将有多篇论文发表。

9月30日-10月2日天一观星营G39星空教学营报名通知

天一观星营G39:星空教学营

图片1

一、组织单位

主办:江苏省天一中学天文社TYAS

协办:无锡市中小学天文联合会AUWS筹委会、无锡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网络WBMN

二、时间、地点及活动内容

9月30日中午12:00前

集合出发,赴盱眙

9月30日晚上

1、望远镜组装与调试教学

2、星空教学

3、自主练习与观测

10月1日下午

1、参观盱眙观测站

2、星图绘制练习

3、望远镜组装与调试练习

10月1日晚上

1、目视认星考核

2、望远镜寻星考核

10月2日上午

参观紫金山天文台

10月2日下午

返回无锡并解散

三、报名联系

沈老师QQ36250330